好消息,3月要學習的政策總結全了!匯算清繳+社保減免+個人收款碼+小規模+金稅四期新規開始實施!
最近國家頻出新政,3月1日起,一大波稅務政策執行, 不延期+個稅變了+社保減免+個人收款碼+小規模+金稅四期新規執行......會計必須要馬上學習! 3月要學習的政策,總結全了,全部打印出來學習!先看重點: 不延期! 這項匯算清繳3月底結束! 以下匯算清繳已經開始,但結束日起不同,大家一定要分清,不要漏報漏繳! 1、經營所得的個稅匯算清繳3月31日結束!不是5月底,更不是6月底! 2、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5月31日結束! 3、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的個稅匯算清繳3月1日開始6月30日結束! 2021年度個稅匯算清繳,有變! 3月1日起開始執行! 稅總發布重磅公告,2021年度個稅匯算時間為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大家通過手機APP就能完成退稅或補稅! 新增變化: 1、添加無需辦理年度匯算的情形:符合年度匯算退稅條件但不申請退稅的。 2、添加需要辦理年度匯算的情形:因適用所得項目錯誤或者扣繳義務人未依法履行扣繳義務,造成納稅年度內少申報或者未申報綜合所得的,納稅人應當依法據實辦理年度匯算。 3、年度匯算需補稅的納稅人,年度匯算期結束后未足額補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將依法加收滯納金,并在其《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中予以標注。 4、同時取得綜合所得和經營所得的納稅人,可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申報減除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但不得重復申報減除。 另外,今年個稅匯算實施預約制在3月1日至3月15日間辦理年度匯算申報的納稅人,可通過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提前預約辦稅。3月16日以后,無需預約即可辦理。 好消息! 2022年延續社保優惠政策 最近,官方釋放各項利好消息:2022年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加大小微企業稅費減免力度,延長階段性稅費緩繳政策…. 文中重點:降低企業社保負擔,2022年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 針對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出臺新政: 1、服務業:2022 年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繼續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在2022 年度將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從60%最高提至90%。符合條件的服務業市場主體可以享受。 2、餐飲業、零售業、旅游業:允許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基金結余較多的省份對餐飲企業階段性實施緩繳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政策,具體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提出申請,經參保地人民政府批準可以緩繳,期限不超過一年,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原《關于2021年社會保險繳費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2021年4月底到期后,延續實施1年至2022年4月30日。 此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9〕13號)規定: 該項政策因為疫情原因經過兩次延期,此次政策明確表示該政策2022年會再次延長。雖然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繳費比例不高,但費率的降低對于企業來說,在一定程度上還是降負了! 除了上述社保優惠外,國家還明確表示,近期抓緊出臺新的減稅降費優惠措施。 央行最新通知! “個人存取現金超5萬需登記”暫緩實施! 因技術原因暫緩施行。 答記者問: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暫緩實施《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 銀保監會 證監會令〔2022〕第1號,以下簡稱《辦法》)回答了記者提問。 該負責人表示,《辦法》發布后,一些中小金融機構提出,《辦法》針對不同金融產品和業務模式提出了具體規范和要求,金融機構需要修訂完善內部管理制度、信息系統、業務流程,并進行人員培訓。為此,經研究,決定暫緩實施《辦法》。 央行發布的《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 文件中重點: 1、個人辦理單筆5萬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的,應當識別并核實客戶身份,了解并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 2、個人辦理現金匯款、票據兌換、實物貴金屬、購買金融產品等一次性交易單筆5萬元以上,需登記資金的來源。 3、非賬戶開戶機構內購買基金等金融產品一次性交易單筆5萬元以上的,需登記資金來源。 對此,人民銀行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實施1號令的主要目的是預防和遏制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保護人民群眾資金安全和利益。不會影響居民正?,F金存取款業務。正常情況下,金融機構不需要客戶填寫信息或者提供證明材料,金融機構在簡單詢問了解后即可直接為客戶辦理現金存取業務并登記相關情況,只有發現交易明顯異常、有合理理由懷疑交易涉嫌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時,才會向客戶進一步了解情況。 注意了! 小規模有銷無進風險巨大 很多會計都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自己屬于小規模納稅人,不存在增值稅抵扣,所以,進貨就可以不用取得發票。真的可以這樣嗎? 就在近期,有一小規模納稅人收到了稅務局的風險提醒:小規模納稅人有銷無進,未提供任何進項發票!請聯系主管稅務機關處理! 小規模只有銷項無進項有很大的涉稅風險,一不小心很可能成為稅局重點稽查對象。 一、涉嫌虛開發票 小規模納稅人可以享受月銷售額15萬或季度銷售額45萬免征增值稅,所以,很多人為了鉆這個空子,注冊多個小規模,沒有業務,就光開票用。因此小規模只有銷項無進項一直是稅局稽查重點。 對于真實經營的小規模來說,一定要及時索要發票,否則,可能存在涉嫌虛開發票,被稅局盯上。 二、不能稅前扣除的風險 雖說小規模納稅人,不涉及增值稅抵扣問題,但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文規定,公司沒有取得進項發票,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是不能稅前扣除的。這對公司來說無疑是增加了運營成本。 三、可能面臨罰款 公司經營活動中如果不依法取得發票,按發票管理辦法可能會有面臨罰款的風險。 四、自身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從公司的角度來說,如果進貨沒有取得發票或合規憑證,后期貨物出現質量問題,能不能得到保障,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大風險。 官宣!金稅四期正式啟動! 金稅工程四期建設已正式啟動實施! 這次不僅僅是稅務方面,“非稅”業務也被納入其中,要對業務進行更全面的監控。同時搭建了各部委、人民銀行以及銀行等參與機構之間信息共享和核查的通道,實現企業相關人員手機號碼、企業納稅狀態、企業登記注冊信息核查三大功能。